会议系统包括:基础话筒发言管理,代表人员检验与出席登记,电子表决功能,脱离电脑与中控的自动视像跟踪功能,资料分配和显示,以及多语种的同声传译等。它广泛应用于监控、指挥、调度系统、公安、消防、军事、气象、铁路、航空等监控系统中、视讯会议、查询系统等领域,深受用户的青睐。
最基本的会议系统,由麦克风、功放、音响、桌面显示设备(例如桌面智能终端、液晶显示器),这几样设备的组合应用也可以说是一个会议系统了,它们起到了传声,显示,扩声的作用,达到能看、能听、能说话。
随着科技的发展、功能需求的提升,特别是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会议系统的范畴更大了,包括了表决/选举/评议、视像、远程视像、电话会议、同传会译、桌面显示,这些是构成现代会议系统的基本元素,同时衍生了一系列的相关设备,比如中控、温控制、光源控制、声音控制、电源控制等等。 现代科技发展的促使下,会议系统定义成是一整套的与会议相关的软硬件。
远古的部落氏族会议,就是把大家召集到一个空旷的地方共同讨论一些重要的事情,受条件限制,会场中不可能配备类似现代会场中的任何电器设备,这样的会议形式历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几乎占据了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设备空白的会议形式严重的影响了大型会场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工业革命以后,科技的进步使电子技术有了突破性发展。会议的组织形式变成多只话筒一字排开同时接入现场的电声设备,与会者通过电声设备获取信息,只是会议讨论时,你一句我一句,特别是某些大型会议,会议的组织很难有序的进行。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研制出单电缆连接的专业音频会议系统(即"手拉手"音频会议系统),近几年,这种会议系统的应用愈加广泛,作为会议有效的组织和沟通的工具,这种音频会议系统使会议进入有序的会议组织时代。
随着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投入使用的数字时代的到来,其高保真度的语音质量,高清晰度的图像质量倍受使用者的青睐。会议系统由模拟音频过渡到数字音频。
在人类的交流过程中,有效性的信息55%~60%依赖于视觉效果,33%~38%依赖于声音,只有7%依赖于内容,所以单单一个声音的表现,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会议的要求。所以现代会议我们需要高质量的音频信号,高清晰的视频动态画面及图像、实物资料,准确无误的数据表达及一套实用高效的控制系统,以方便实现所有操作。这时的会议系统不但进入了有序的组织状态,同时也保证了会议高效的进行,这样的会议解决方案无疑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会议组织的工具。
软件会议系统,在高速发展的时代,硬件会议系统的不便携带已经阻碍企业异地开会,企业更需要"流动型"的会议系统,也就是现在说的软件会议系统,只要能上网的地方就可以轻松召开会议。同时3G手机也可以通过3G网络参加会议。应用PSTN网络渠道,借助多方互联的信息手段,把分散在各地的与会者组织起来,通过电话进行业务会议的沟通形式。利用电话线作为载体来开会的新型会议模式。从功能上讲,打破通话只能局限于2方的界限,可以满足3方以上(根据不同提供商的产品,及时语实现多方同时通话)具有电话无法实现的沟通更加顺畅,信息更加真实,范围更加广泛等特点。受到资费的限制多数应用于企业日常工作中。
现代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实现了数字会议系统与中央控制系统的无缝连接,整合了包括音响扩声系统、会议讨论系统、同声传译系统、投票表决系统、自动跟踪摄像系统、多媒体视频系统以及网络视频会议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在无线触摸屏操控下,通过中央集成控制系统将以上各子系统与整个会议环境有机的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实现了会议的智能化管理。